原创 深度营 深度训练营 收录于合集#深度营 183 个 #媒稿复盘 6 个
传统课堂上,不乏有调皮捣蛋、扰乱课堂纪律的学生。而在网课时代,甚至出现了扰乱课堂秩序的“职业学生”。“网课爆破”,是一种新型网络入侵方式,指一名或多名外来者进入网络课堂,通过开麦辱骂、播放歌曲、刷屏刷梗、甚至播放淫秽视频的方式破坏线上教学秩序。这些网课入侵者被称为“爆破手”。
2022年11月初,河南新郑市历史教师刘韩博去世引发社会关注。尽管目前暂无证据表明刘韩博的猝死与网课“爆破手”有直接关系,但悲剧发生后,许多类似的“网课爆破”事件重新浮出水面,“网课爆破”由此成为一段时间内各大媒体报道的热点。
对此,深度营将梳理刘韩博“网课爆破”事件及各大媒体介入的两条时间线米乐m6官网。通过分析主要媒体报道及事件关键的时间节点,试图厘清媒体是如何报道此次“网课爆破”事件的。在之前发生的类似的“网课爆破”事件中媒体是否有关注并有所行动?媒体报道此次事件的角度有哪些?报道的关键性内容是如何呈现的?此外,深度营采访了两位报道此次事件的媒体记者,他们分别是新京报记者李照和南方周末记者苏有鹏,并且总结了热点事件报道的有关方法论。
2022年10月31日,新郑市第三中学高一年级历史教师刘韩博被发现在家中身亡。在当事人身亡前的最后一节网课教学过程中发生了极其恶劣的“网课爆破”。据刘韩博家人回忆,因此前遭受的“网课爆破”,刘韩博的精神状态受到极大影响。11月2日凌晨,其大女儿发布的求助信息成为了该“网课爆破”事件引发公众关注的起点。由于微博平台的公开属性,记者可以通过微博平台获得新闻线索。
同日下午5时许,新郑市教育局发布情况通告。该通告成为了各大媒体切入此事件的“突破口”。
同年8、9月份,辽宁、天津等地就发生过类似的“网课爆破”事件,由于没有引发严重后果,并未引起大众集中关注,也鲜有媒体深入介入。网课的“爆破手”到底是谁?“爆破手”这样做的原因又是什么?该如何防治“网课爆破”?这一系列问题成为了公众热议的主要内容,也是各家媒体调查采访的主要线索。
随着媒体的曝光和调查的不断深入,之前类似“网课爆破”的事件也逐步浮出水面,媒体的关注角度开始转向“爆破手为什么要入侵网课”、“用法律痛击网课爆破手”、“如何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等话题。“网络爆破”现象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
2022年8、9月,辽宁、天津等地发生“网课爆破”事件。9月初,“网课爆破”成为网络热词。多名“网课爆破者”在入侵网课时使用“国服梦泪猎手”这一称呼。这一称呼来自游戏玩家的恶搞,“梦泪”是知名游戏职业选手,“猎手”指游戏“穿越火线”中的一个角色。“爆破者”们将“梦泪”本人和“猎手”合成为一张照片,以此作为入侵网课时的头像。
9月6日,“梦泪”在微博上呼吁:“适度玩梗,停止网课恶作剧。”同日腾讯会议官方作出回应,总结了现有功能中防止“网课爆破”的安全措施,官方公众号于9月置顶了其收费的教育版。据称,该版本能实现线上教学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闭环,可以有效防止课程进行中其他人员的入侵。
9月7日中青网发布报道,指出连日来不少学生遭遇“网课爆破”,报道形式以网课入侵及网警介入的截屏图文为主,直接呈现“网课爆破”的相关信息。
此阶段“网课爆破”事件的恶劣影响还在可控范围之内,也并未引发大众的广泛关注,媒体报道程度较浅,角度也较为单一。
2022年10月12日,新郑市第三中学高一历史老师刘韩博的网课遭“爆破者”入侵,九天后,刘韩博的网课被“再次入侵”。在这两次“网课爆破者”的“试探行动”中,刘韩博的丈夫见其伤心不已,曾强行关掉网络课堂。
10月28日晚8点15分左右,刘韩博的网络课堂上开始出现奇怪账号,晚8点17分牛姓班主任进入会议维持纪律,晚9点10分交作业的时候刘韩博并未出现。据刘韩博大女儿发出的微博表示:“10月28日晚的那场直播,凶手变本加厉,用各种恶劣的手段扰乱直播课堂纪律,不顾我妈妈的再三劝阻和维持纪律,前后通过语音辱骂、共享屏幕干扰可见投屏等多种方式再三刺激我妈妈,最后我妈妈情绪激动落泪退出课堂。”
11月1日,班主任组织班上的几位同学搜集证据。次日凌晨,刘韩博的大女儿在微博上发布求助信息米乐m6官网,同日下午5时许,新郑市教育局发布相关情况通报。这两条消息的发布成为了“网课爆破”事件热度的转折点。至此,北青深一度、澎湃、新京报、冰点周刊、南方人物周刊、南方周末等多家媒体开始报道此事件。
11月2日下午4时43分,辽沈晚报作为目前找到的第一家报道刘韩博“网课爆破”事件的媒体,发布了一文,报道主要是对事实的罗列,并未涉及对当事人的采访。文章提出了以下有用信息:“网课爆破”的现场资料、刘韩博猝死和“网课爆破”是否有直接关系尚待确认、“网课爆破”可能涉及违法犯罪。
2022年11月3日,微博上一名自称入侵者的网民表示,“朋友说骂人就有钱拿才进去的,抱歉啦,我只是开玩笑骂了几句而已,没想到会有人死哈哈哈哈”。之后,这一账号被封禁。同日,钉钉平台对此事做出官方回应。
同日12时14分,首次采访到刘韩博的女儿和丈夫,同时采访了新郑市教育局、相关律师、“爆破手”李洋(化名)。除了这些珍贵的一手信源,还引用了同年9月中青网的报道。中青网报道的时间早,在还原事件过程的基础上,加以后续报道的框架结构。文章提供的有用新闻信息有:刘韩博的死亡已排除刑事案件的可能、若情节严重(比如“网课爆破”导致被害人死亡,或网暴帖子转发量达到5000次以上)则触犯刑律,要承担刑事责任。
同日,指出:“这类“网课爆破”似乎已形成了某种灰产。”随后,一个名为“老板联播”的微博账号发布了一条视频,介绍一单爆破一般在10元内,揭露了潜在的“爆破灰产”。西部决策、北青深一度、澎湃、新闻晨报四家媒体的后续报道也为此事件增加了热度,群众对“网络爆破”的关注又上一个小高峰。“爆破灰产”在媒体的聚光灯下逐渐透明。
同日晚10时19分,北青深一度首次采访到一位曾参加过网课入侵的爆破者,发布报道,至此,媒体报道的角度不再局限于“网课爆破”事件本身,而开始关注到社会上这一群隐身在互联网之中的“爆破者们”。
2022年11月4日上午7时13分,澎湃新闻发布文章。澎湃对话了两名网课入侵经历者、教育研究专家及相关律师,通过各方专家对“网课爆破”现象进行专业解释。
同日,新京报重案组37号发布文章,该文章以刘韩博事件为由头讨论了“网课爆破”现象。
2022年11月5日,法制日报刊发的一文引发热议。这是第一篇记者卧底“网课入侵群”的报道,文章含有大量对“爆破群体”的刻画。通过对数字、群聊内容以及对“爆破亲历者”的采访,读者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网课爆破”的危害和影响,从而推动舆论的发酵,为该事件提供持续性热度。文章披露了较多“爆破者”的细节,例如“爆破群”成员以00后居多,男性比例超过七成;群管理会定期清理不活跃人员;以及会在群里及时更新“爆破成效”。
同日,红星新闻对多个网课平台展开了调查,发现已有多个平台对“网课爆破”设立了预防措施,但依旧有部分平台操作不便。另外,通过采访发现多名学校老师遭遇过“网课爆破”,但不知如何制止,希望学校等教育部门能提供关于“如何使用线上教学平台各类功能”的培训。
2022年11月6日,新京报剥洋葱people发布一文,文章从受访学生角度较为详细地还原了事发当晚全过程,同时还关注到“网课爆破”中看不见的暴力。进入腾讯会议的“爆破者”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过度玩梗的人,一类是根据会议内容、学生姓名格式改名伪装成正常学生的人。在干扰课堂之外,“爆破者”还会留下信息混淆视听,不少被栽赃嫁祸的学生在网络上都遭到了非议,甚至连刘韩博女儿及在评论区维护她的学生也遭遇了网暴。
11月7日下午1时7分,南风窗发布报道 ,回顾了刘韩博几次遭遇“网课爆破”的经历并通过卧底方式探究“爆破者”是一群怎样的人。下午2时47分,在人间living发布报道;下午3时01分,冰点周刊发布报道;紧跟着在下午6时27分,南方人物周刊发布报道。这几篇文章提供的信息增量有:新郑市三中事件的专班负责人称,该学校多名教师上网课的时候都曾遭遇过黑客的网络暴力,但该市教育系统无法做到从技术上杜绝此现象,只能向上汇报。对于之后如何阻止“网课爆破”现象还在思考中。
2022年11月8日,南方周末发布,这篇文章跳脱出之前报道的一贯风格,形式独特。记者采用实验报道的方式,伪装成老师吸引“爆破者”。该文章对刘韩博生前刻画更加细致,提到了早期的网课入侵案例,关注到“爆破者”这一群体,同时对数字时代展开深刻反思。在多起“网课爆破”事件中,上课的教师都会陷入深深的自我反思:是不是自己教得不好,为什么就挑我的网课入侵。同日,极昼工作室发布报道,不专注“爆破者”及采访专家学者,而是另辟蹊径,关注受害者及其家属,指出了事发当日刘韩博的丈夫在郑州工作,其是独自一人面对“网课爆破”的侵扰。同时这篇报道也关注了受害者所代表的教师群体。
2022年11月14日,距媒体集中发稿一周后,人物发表一文,在前述报道的基础上关注找来“爆破者”的学生心理健康及教师权益保护。
总的来说,刘韩博去世之后,辽沈晚报、中国新闻周刊、北青深一度紧跟热点发布事件报道;新京报完整地还原事发当晚的全过程;在人间living、冰点周刊、南方周末聚焦“卧底爆破者群”进行报道;极昼工作室、人物关注受害者及教师群体。
至此,以“刘韩博事件”为导火索的“网课爆破”事件成为了一个关注度极高的复杂问题。
在复盘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以下四篇关键报道为这次事件提供重要信息增量或独特报道角度:
10月11日,触乐网发布一则的原创报道。该报道有两个特点,一是发布时间较早,在本次事件发生之前就已经关注到“网课爆破”这一现象,并引起了部分群体的关注;二是报道内容丰富,文中涉及了爆破群聊、爆破方式、“爆破灰产”、网络平台等多个方向,较为全面地展现“网课爆破”的大致面貌。
文章对“爆破手乐子人”进行具像化描述,引用大量聊天记录,如“现在的小孩儿真幸福,多亏了我们,网课都不用上”等。同时该报道梳理分析了不同“爆破手”的差异,有的不愿辱骂老师、有的攻击性较强、有的中途退群、有的从客户变成了“爆破手”。不过,本篇报道并未关注受害者群体——被“网课爆破”的老师们。
11月6日,新京报发布。这篇文章较为全面地还原了事发当晚的全过程,并提供了丰富的信源:刘韩博的女儿、刘韩博的学生、“爆破群”群主、卧底过“爆破群”的知情人、钉钉工作人员以及被栽赃嫁祸的同学和被盗号的微博博主。
该报道不仅采访了本次事件的核心群体、还联系了次重要群体——被泼黑水的同学和博主。“爆破者”通过有意为之地引导栽赃学生,或者是盗取他人账号发表不当言论,给他人带来了困扰。文章在末尾交代“网课爆破”行为涉及违法犯罪,不过没有进一步咨询专业人士,可能是受限于篇幅,也可能是由于发稿时法律咨询类的报道接近饱和。
11月8日,南方周末发布的 提供了一种新的报道方式:记者假扮老师联手四十位假扮为学生的“群众演员”做局,亲身经历了一场“网课爆破”。通过实验,记者把自己的定位从采访者转变为亲历者,不仅能获得一手独家的资料,还能更为直观形象地还原“网课爆破”的具体情况。
同时该报道专门留了一个板块对“网课爆破”现象进行反思和讨论。该部分内容主要来源于创作者本身的思考,而非引用专业人士的分析。文章以事实报道为主,辅以一部分主观思考。
11月8日,极昼工作室发布报道——。这篇文章的主角是被“网课爆破”的老师群体,能让读者更为深刻地感受到“网课爆破”给老师这一受害者群体带来的精神压力。
这篇报道还新增了一个信息量——“失控”。“网课爆破”是“失控”的极端现象,在爆破事件中老师变成了弱势的受害者,而网课这一上课形式本身也让部分老师觉得自己失去了对课堂原有的控制。老师们不能确保同学们是否能像线下学习一样跟着课程进度,文中有位老师坦言:“能正常上完就好,真的看孩子自己的造化。”文章对网课本身做了更深层次地挖掘和思考。
据前述媒体报道时间线,“网课爆破”在刘韩博去世后引发了众多媒体关注。以该事件为分水岭,之前有关“网课爆破”的报道数量较少,调查性报道仅有来自触乐网一篇报道。
在刘韩博“网课爆破”事件引起关注后,媒体报道经历了由简单事件描述转向深度报道的过程,且报道角度越来越发散。11月2日至11月6日,关于该事件的报道还未完整还原“网课爆破”过程,大多仅针对“网课爆破”这一现象进行讨论。11月7日,多家媒体发表相关文章,完整还原了刘韩博去世前经历的“网课爆破”事件,并关注到“网课爆破”事件中的众多群体和社会议题。纵观以河南新郑三中教师刘韩博去世为线索的深度报道,媒体的切入角度有以下几个:
事实层面:还原刘韩博去世前经历过的多次“网课爆破”;刘韩博去世后官方情况通报;刘韩博去世后其家属、学生现状;对刘韩博这一人物形象的刻画;刘韩博事件中的其他受害者“被网暴”的经历;此前官方平台对“网课入侵”的回应处理;“网课爆破”行为的说明和解释;“爆破者”的心理动机;其他“网课爆破”事件。
米乐m6官网
法律层面:法律角度分析刘韩博去世与“网课爆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法律角度分析“网课爆破”及“爆破者”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观点层面:预防类似事件发生的措施(采访律师、专家);对网络暴力、数字时代的思考。
总的来说,对于目前现有报道,其关注点、基本思路和写作框架较为一致。对此,我们统计了媒体报道中的信源,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 刘韩博事件当事人,包括家属、学生、同事、被误会而曾遭网暴的无辜学生等;
如何操作热点话题?为此,深度营采访了报道此事件的两位记者。李照是新京报稿件的作者,这是一篇事件还原类稿件,也是本次事件众多报道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苏有鹏是南方周末稿件的作者,这是一篇形式较为特殊的调查稿,记者们设计了一个“网课局”,以观察真实的被爆破的网课课堂,并试图联系到真正的“爆破者”。
新京报李照:几乎都是从微博上看到的。11月2日早晨看到刘韩博女儿的微博发声,便迅速操作了选题。
新京报李照:这个热点事件报道通常有三个常规角度:事件的还原复盘、调查起底背后的组织、逝者人物。选择哪个角度操作取决于当时得到的信源和信息是什么,比如我们报社社会部做了爆破组织的起底调查,而因为我后面联系上了事件中的亲历同学,所以侧重于事件的还原复盘。在类似这种热点事件中,不同媒体报道角度相似是一件很正常且难以避免的事情,我不会特别担心。事件刚发生时的第一落点,媒体要做的是快速准确补充信息增量,而不是刻意找差异化的角度,这时候拼的是发稿速度以及信息丰富度。媒体之间也不是全然的竞争关系,对于读者来说,侧重点不同的媒体报道就像是一块块拼图,共同拼凑出事件的全貌。
媒稿记者在对刘韩博女儿及爆破者的采访过程中受到了一些阻力。一方面,刘韩博的女儿由于刚刚丧母,加上学校以及公安系统的压力,一开始采访并不顺利;另一方面,网络的匿名性让“爆破者”身份无法确定,在对“爆破者”的采访中存在不确定性,并且大部分的“爆破者”都是未成年,在报道时也要更慎重。
对于“爆破者”这一群体的采访,被访记者表示,一开始是想以“加入爆破者”的这种身份去跟他们聊,后来直接将身份公开了,公开之后“爆破者”反而也不抵触。这主要是“爆破者”年纪还较小,可能对于这个事情完全没有概念。
后面采访时受访者表现出了兴奋,因为他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个采访到底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但即使他们说得很详细,有些东西因为没办法证实,也就无法用在报道里。
新京报李照:需要快速行动,得到一手信源。我当时主要通过各个社交媒体平台私信联系。一开始刘韩博女儿的私信特别多,她也非常忙,没来得及一一回应,于是我在评论和转发里找到了她身边的朋友请他们代为转述我的采访请求,最后通过这种方式联系上她。同样遭遇过“网课爆破”的老师和知情者也是通过豆瓣、知乎等社交平台找到的。
南方周末苏有鹏:我当时加了她之后,先和她说,“你这两天肯定很累,我现在不打扰你,我建议你这两天先保持睡眠,保持情绪稳定之后,再找时间聊”。第二天第三天我都没有催她,到第三天晚上,我说需要她给我推荐一些妈妈的学生进行采访,当时听她的声音还是很疲惫。
刘韩博女儿主动说要不先随便问几个问题。我当时说“希望你先去睡觉,采访实在是一个不太重要的事情。”一个女儿刚刚失去母亲,现在让她接受采访是非常疲惫的。到了第四天第五天,我和她反馈了一下我采写的情况,也告诉她我目前已做的努力。
当时应该是官方已经不想让她接受采访,但是我做了这些事情之后,她觉得我是可以被信任的。她说即便是别人不让她接受采访,她也愿意跟我讲一些详细的情况。
南方周末苏有鹏:那天早上看到这个信息之后,我们当天晚上就决定要做一堂假的线上课堂。本来的计划是“爆破”一个学术讲座,把学术讲座的信息发给任何一个我们能联系上的“爆破者”,但后来想到这样会对讲座的讲师造成不可预估的伤害,所以我们就换成了自己来组织一场网课局。
首先我们给自己的定义是高一的学生,11月上旬是高一上学期,课程的进度上到课文《纪念刘和珍君》,于是我们专门去备课,准备PPT等讲课资料。接着,我们将李大伟设置成一个很不尊重学生意见,年纪比较大,又有自己固定的想法并喜欢拖堂的老师。
一开始我们找爆破者,直接和他们说“兄弟今天晚上有个爆破来不来”,但这样发信息回复不太多。后面我们转变了一下策略,再去发了类似“今天晚上我们又要上一个我们很讨厌的老师的课,他甚至晚自习还要准备给我们上新课”的信息。信息详细之后,回应的人就开始有了。
其实当时采用这种形式最大的一个考虑就是我们要确定我们采访到的人就是“爆破者”。因为现在这些是网络信源,为了确认所采访对象的真实身份,不得不采用这样的极端方式。
我们是唯一一家对“爆破者”有比较详细的采访的媒体。通过真实的“网课爆破”去采访真正的“爆破者”,这样“爆破者”的人物形象才会更加立体,更加饱满。
南方周末苏有鹏:首先让“网课爆破者”自己说,最简单的办法是他自己核实。如果他的话前后矛盾、逻辑错乱,那大概率就是在说谎。如果是和法律相关的,甚至涉及到公检法机构的案子,还要去采访公检法机构,因为他们对于同一件事情会有不同的证据,记者要尽可能地把证据都呈现出来。其实很多东西甚至通过百度也能搜出来。比如某年某月发生了一个什么事情,那你去看一下有没有相关的新闻报道,看日期等基本信息对不对得上号。
新京报李照:有很多信息并不是完全从采访对象那里问出来的,需要根据材料证据,结合采访到的一些信息去还原。总的来说有三个步骤:前期资料搜集、采访中交叉印证、梳理整理事件经过。
这篇报道中提及了刘韩博女儿发布了两段视频,首先要厘清视频的来源、真实性与时间。在采访上网课的亲历同学的时候,分别从他们个人的视角了解三次网课入侵的细节,他们当时所见所闻和感受。在受访者讲述过程中要追问,根据视频里的情况去做交叉印证。不能只依靠受访者自己的说法,这样可能没有办法做到比较准确的细节复盘。
这个事件还要关注重要的时间点。比如有受访者提到以前可能老师在最后要下课的时候会说一句“作业快交上来”之类的话,但她那天没有说。包括课堂结束之后,有同学给老师发消息,那个时候就已经未读。虽然我们无法得知老师死亡的确切时间,但可以推测失联时间。
1. 突发事件采访最重要的是“时效”,需快速采访,获得一手信源;其次是对事件的还原,通过多方受访者的描述,准确描述事件全貌。
2. 做事件复盘首先需搜集各方媒体对该事件的报道;其次收集新闻线索,整理事件及媒体报道的时间线。复盘过程中跟进各方媒体报道,是一件长期、繁琐的事,不仅需要一开始面对突发事件的新闻激情,更重要的是持久力和耐心。
3. 在分析不同报道的信息增量时,可以从这两个问题入手:一是文章里出现了哪些新群体和信源?二是文章在报道同样的群体时切入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4. 按时间线复盘一个事件的报道时,可以从三个角度分析:事件发生时间线、媒体报道时间线和舆论热点时间线。这样能更好地理清媒体报道的新闻线索、新闻角度,及其带来的舆论影响。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