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各级广电媒体精心组织策划,统筹广播、电视及新媒体资源优势,力求及时、准确、生动地传达两会精神,多时段、多维度、全媒体报道两会盛况。本文汇总了北京广播电视台、上海广播电视台、湖南广播电视台、江苏广电总台、浙江卫视、山东卫视、深圳卫视、天津海河传媒中心、重庆广电和甘肃省广电总台多家广电媒体在全国两会报道中的科技应用。
围绕今年全国两会报道,北京广播电视台继续发挥自身优势,精心组织策划相关内容报道,在确保程序报道安全的基础上,力求在时效性、贴近性和内容的丰富性上有所作为,打造兼具权威性与传播力的报道矩阵,全方位、多角度呈现会议盛况。
北京台在重点频道频率提前策划,开设全国两会相关专题专栏。预热阶段,《北京新闻》开设“履职在路上”专栏,报道北京团代表委员履职故事;《新春走基层》《春天的脚步》《新春新动能》等专栏营造温暖奋进和谐氛围,用正能量赢得大流量。会议期间,重点新闻栏目开设“两会特别报道”“全国两会时间”“代表委员说发展”“会上会下话热点”专栏,一方面按照会议安排,及时报道两会重要议程、北京团代表委员重要活动;另一方面重点关注代表委员通道、各场新闻发布会、记者见面会等内容,积极寻找北京落点。同时,根据社会热点话题和北京团重要提案,北京广播电视台推出《对话京津冀》特别访谈报道及《北京代表的“两会声音”》 《代表面对面》等系列微访谈,充分展现代表、委员参政议政风采,全面彰显首都发展成就及“试验田”与“风向标”作用。
新媒体端联动发力,多形态矩阵式传播。通过梳理提炼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点要点、关键数据、民生热点等,北京广播电视台充分运用动态海报、互动长图、H5、短视频、vlog等新媒体手段,加强技术赋能,推出《60秒解码北京经济》《幸福账单:北京人的2025两会关键词》《两会热点听我说》《极简版工作报告》《民生成绩单》《两会词云》《AI绘蓝图》等可视化产品,力求多形态、具象化、场景化,生动直观解读权威内容,通俗易懂表达核心信息。
米乐m6官网
同时,北京时间客户端开设“2025年全国两会特别报道”主题专栏,与广播电视台跨平台联动,实时跟进两会热点,同步推送图文、短视频及直播内容;转载中央及市属媒体优质稿件,强化权威覆盖;及时推送重点稿件、网络直播。电视、广播、新媒体三端联动,通过主题化聚合、轮动推荐、重点推送等方式,实现“权威解读+精准触达”,形成两会全媒体宣推声势。
上海广播电视台技术中心、上海东方传媒技术有限公司(SMT)在本次两会传播技术应用层面大胆创新,以轻量化装备优化记者编辑工作体验,将AI技术深度嵌入新闻生产全流程,以 CMCR(信号接入和汇聚调度分发系统)助力“看东方”主平台实现多信号汇聚,探索构建“轻量化采编、智能化生产、矩阵化传播”的新闻生产传播体系。
上海广播电视台全媒出击,特派36名记者、摄像、编辑、技术支持等组成前方报道组,和800多人的编播、制作后方保障团队,前后接力全力推出“2025看两会 看东方”全国两会全媒体系列特别报道,多平台互联互动,多视角AI赋能,聚焦民生热点,速递权威信息,全方位呈现大会盛况。
基于上海广播电视台的智慧媒体技术底座,云化、轻量化设备将在今年两会报道中发挥重要作用,助力全媒体特种兵快速冲入新闻现场最前线,完成敏捷传播革命。
前方,上海广播电视台旗下各平台新闻记者通过5G传输、Pocket3、A7、Z280、迷你主机电脑等轻量化设备,灵活应对多种报道场景。Pocket3口袋云台摄像机仅手掌大小,却能输出电影级4K HDR画面,适用于行进中的采访场景;索尼A7SIII微单可谓“暗夜之眼”,在复杂光线下捕捉清晰细节,应对各类室内灯光环境;搭载5G模块的Z280轻量化摄像机,可实时回传高清信号,采访素材第一时间速达后方。这些轻量化设备能一站式满足记者现场采访拍摄、制作报片、直播连线、播报提示器等各项功能需求,性能指标也有显著提升。
后方,新闻编辑通过Xnews、Scube智媒魔方、远程Avid制作等云化设备,充分满足两会报道数量增加、传播渠道拓宽的需求。Xnews3.0技术系统集“云传输”“云剪辑”“云媒资”多功能于一体, 能向电视大屏和新媒体小屏“一键式”发起远程报片、视频高速上传和在线精编,实时高效满足新闻融合生产。Scube智媒魔方实现语音转写、AI拆条、多语种翻译“多线并行”。Avid远程编辑终端让粗剪效率显著提升数倍,使得两会报道更加高效、便捷,助力全媒体特种兵全线出击。
今年,上海台积极尝试以AIGC赋能采编播各环节,推出多组有看点的两会技术创新报道。
有了轻量化采编设备的加持,新闻生产流程将更高效,也将加快新闻后续分发的时效性。去年全国两会首次亮相的上海广播电视台首个AIGC应用集成工具Scube智媒魔方,将在今年两会首次推出多种AI新功能, 通过智能引擎与人工审核的协同机制,实现两会新闻“采编播存发”的全链路质效跃升。
AI剪辑智能升级。快速拆分两会视频,精准提炼关键语句及其相对应的视频素材,提升编辑效率,助力公众第一时间获取核心信息。
AI竖屏布局优化。依据竖屏特点与用户习惯,优化画面布局、突出关键信息,让两会报道在竖屏模式下效果更佳。
AI热词实时捕捉。实时监测两会话题热度,提炼热词并生成深度评论,为媒体设置热门议题提供参考,增强公众参与度与关注度,增强内容互动性,使两会报道真正实现精准传播与有效触达。
AI数据可视化呈现。东方卫视焕新后,使用S1演播室体系内自有虚拟包装技术实现数据可视化。
融媒体中心《AI“数”说两会》以数据为基础,利用热门大模型收集热点话题,同时运用AIGC制作画面,及时权威解读两会热点。第一财经AI产品《“萌”懂2024中国成绩单》运用 AI 技术总结2024中国成绩单,同时通过视觉策划,让2025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里的数据 “萌”起来。
东方广播中心借助DeepSeek推出《深谈两会》栏目,通过大模型搜索舆论场中的两会热词和热点话题,汇总各方观点,让AI主播与主持人“深聊”;阿基米德在首页呈现“AI两会热电台”,智能梳理重要两会新闻,打造AI语音合成24小时滚动播出的两会专属电台。
融合传播方面,上海台强化移动优先,以短视频、直播、H5等多种形式,推出14组新媒体产品,第一时间传播解读两会热点、两会话题。
由国家广电总局宣传司指导,2月26日至3月2日,聚焦科技前沿推出《“机” 遇未来》联合融媒直播。
《“机” 遇未来》紧密围绕习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科技自主创新”为核心主题,精准聚焦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三大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重点地区,巧妙选取当下备受社会关注、极具表现力和可视性的人形机器人领域进行深入报道。
自2月下旬起,湖南卫视、湖南电台、湖南经视、风芒App等开设《人民的代表》《委员风采》等专栏,讲述在湘住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履职故事。
全国两会召开进程中,湖南台将按统一安排做好重要会议活动、重要讲话精神宣传阐释,充分报道湖南代表团相关内容。卫视联播不仅将推出全国两会相关系列报道,主动牵引议题,还通过开设特别栏目,力求让报道更年轻态、更接地气、更具传播力。广播端首次打通省内上万个社区大喇叭,将两会精神传至千家万户;计划联动全国中部六省省级电台,推出大型融媒系列报道。经视频道、爱晚频道则通过推出经济视角和养老主题的访谈、专栏、专题报道,共同传递两会声音。
融合传播方面,芒果TV计划推出创意互动H5,借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南皮影戏的表现形式,以互动体验与可视化表达,凝聚全社会奋进力量。此外,主题短视频《“神笔”新篇》将生动诠释新质生产力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自制纪录片《中国官箴第二季》编排覆盖全国两会周期。都市频道(风芒)推出系列短视频《湖南的万万想不到》,挖掘湖南标志性产业链的典型案例与故事;《AI记者访谈》则依托AI海量数据与智能算法,与代表委员展开深度对话。广播频段推出创意短视频《代表委员的手机相册》,选取代表委员的走基层调研照片,讲述照片背后的履职故事。
根据两会议程,湖南台配发“胡湘平”“继衡时评”“金石平”“风芒锐评”等评论言论,铿锵发声,权威引领;引入数字人魏小芒,创新评论方式;推出新媒体评论产品《哪吒评论》,用网言网语等年轻态话语方式,生动鲜活传递两会精神。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芒果TV国际App在首页及2025全国两会专区进行相关资讯重点呈现,向世界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湖南故事。国际频道在Facebook、X、TikTok等矩阵账号上密集发布全国两会相关中/英文版图文、视频报道,同时结合全国两会视频素材进行二次创作,制作双语短视频。
此外,湖南台还依托“芒果云”强大的算力支持,以及芒果TV、5G实验室在技术研发中积累的深厚基础,在技术调度中心和覆盖传输中心的支持下,实现技术创新应用。
例如通过5G网络的高速率和超低延迟特性,在前方设置多个实时回传点,确保记者在采访现场拍摄的高清视频和音频能够实时传输至后方编辑中心,从而实现“零时差”剪辑与发布;采用移动化、轻量化的采编方式,实现素材的高效管理和各频道之间的共享;同步运用AI技术作为辅助手段,实现从“音频转写”“音色复刻”到“文本生成图像”再到“图像生成视频”的全新报道形式;利用先进的图像视频转换技术,将生成的静态图像转化为动态视频,为新闻评论增添生动、立体的表达方式。
江苏广电总台2025年全国两会报道着力强化深度融合,以荔枝新闻中心为主体,统一呼号、统一采访标识,以“荔枝新闻”客户端为网络主传播平台,江苏卫视频道、江苏新闻广播、江苏新闻频道、江苏城市频道、inJiangsu我苏客户端五大频道、频率、平台为重要支撑,与“江苏新闻”“江苏新闻广播”“评新而论”“我苏”等重点社媒账号共同发力,形成传播声势。
江苏台今年设置代表委员北京住地演播室、北京荔枝大厦演播室、南京演播室三个演播室,引入AI人工智能、虚拟制作等技术,有效连接会场内外。百余人前方报道团包括随团记者组、前方外采组、访谈组、评论组、外联组、新媒体组、美编包装组、技术保障组等,由荔枝新闻中心统一调度。
江苏广电总台焕新升级的全国两会“直通北京”演播室,将通过鲜活的应用场景,为用户及时呈现新鲜、丰富的两会热点。还将首次通过AR技术,让身处两会现场的记者、代表委员“置身”于精心构建的虚拟空间中,与演播室主持人“面对面”交流,实现虚拟场景与现实场景相互交织、完美融合,为观众带来全新的两会报道体验。
内容上,江苏台六大矩阵步调一致,推出40余个挂标专题专栏和融媒体内容产品,全平台大篇幅高密度,形成强大声势。
传播上,江苏台积极搭建基层群众的发声平台,充分发挥省市县三级媒体“一张网”联动优势,与13个设区市媒体和64家县级融媒体中心协同。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江苏广电总台还首次采用人形机器人“苏小麦”参与两会特别报道,以前所未有的科技感,为两会报道注入新鲜活力。
“苏小麦”由魔法原子设计完成,该公司是全球少数实现全栈自研的人形机器人公司,在核心关节模组、核心零部件上,实现超过90%自主研发。据研发人员透露,目前“苏小麦”正处于调试性能阶段,为其作为人形机器人的量产上市做准备。
围绕今年全国两会报道,浙江卫视依托“中国蓝新闻”作为主要报道阵地,通过多种形式推动两会内容传播。会前,浙江卫视提前开展两会内容预热报道,在“第一视点”专栏推出报道《第一视点|一次“当场落实”的对话》,生动展示浙江牢记嘱托、不断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通过开设新闻专栏、融媒直播、融媒版新节目等呈现相关内容。
浙江卫视提前创制一批特色新媒体产品和直播,推出新闻漫画《看浙里经济“三头六臂”》,系列短视频《“飞”一般的车间》《我是“必应侠”》,系列采访《心愿亭里话两会》,联动直播《寻“新”记丨民营经济新动能》。其中,新闻漫画《看浙里经济“三头六臂”》巧妙结合哪吒的乾坤圈、混天绫、风火轮、火尖枪、九龙神火罩等法宝,通过组图形式形象化展示浙江各地开年拼经济的新招实招。
全国两会期间,浙江卫视将在《浙江新闻联播》《新闻深一度》《正午播报》《今日评说》等大屏栏目开辟《直通全国两会》专栏,大时段串联全天的新闻节目,形成传播热潮。
小屏端,中国蓝新闻客户端和矩阵号将开设AI专题《直通2025年全国两会》,除了及时发布并推送两会开闭幕消息、重要议程,同步直播好两会开幕式、记者会、代表委员通道等重要活动,还重点以AI赋能包装设计、版面编排、内容生产,推动内容与技术融合共进、传播与科技双向赋能;推出《两会“圈”重点》等新媒体产品,力求报道好全国两会上的浙江元素,传播好浙江声音。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山东广播电视台坚持“品牌焕新、科技创新、传播向新”,以会场内外贯通的全方位视角、前后方密切联动的高效机制,通过专题专栏、直播、短视频、访谈、评论、海报、图解、AI、H5等,多角度、立体式报道大会盛况和代表委员共商国是、共谋发展的新气象。
《山东新闻联播》自2月18日起推出“代表委员履职故事”专栏,展现住鲁全国人大代表和住鲁全国政协委员胸怀“国之大者”,积极助力山东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及时、准确、完整做好程序报道的同时,齐鲁网·闪电新闻将发挥新媒体端优势,重点围绕民营经济、新质生产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经略海洋、文化“两创”、保障和改善民生等进行议题设置,重点推出10多个全媒体特色专栏,让硬主题实现“软着陆”。
今年,山东广播电视台还“上新”95后、00后记者IP专栏,品牌升级助力提升两会报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特别是围绕开幕会、代表通道、委员通道、部长通道和代表团开放日等重要节点,山东广播电视台将快速制作系列新媒体产品,展现山东“挑起大梁走在前”的新气象。闪电新闻还将推出系列评论和解读文章,提振发展信心,凝聚奋进力量。
山东广播电视台在北京高标准搭建的融媒演播室,集数字人体验、虚拟播报、坐播访谈、人机互动等功能于一体,“京鲁”两地隔空互动,生产更便捷、传播更高效。同时,通过省一键统发云平台,加强省市县协同生产、共融互通,推出《“文”涌齐鲁》等直播和新媒体产品,进一步放大传播声量。
值得一提的是,山东广播电视台将人形机器人应用到2025年全国两会报道中。济南本土企业出品的山东首台人形机器人“行者泰山”和四足机器人,将与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梦幻联动”,通过人机互动、特约播报、智能问答等,聚焦国内外关注的热点话题,为今年的全国两会报道带来不一样的体验。人形机器人的加入,不仅彰显了山东广播电视台在媒体融合与技术创新方面的前瞻探索,还将展示山东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实力与潜力。
与此同时,山东广播电视台将智能化融入生产和传播的全链条,积极运用自主研发的创意工坊智能生产平台以及国产大模型DeepSeek、AIGC、卫星影像等前沿技术手段,推出主题鲜明、清新明快的新媒体作品,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呈现山东锐意改革、挺膺担当,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的生动实践。
全国两会是外界观察中国、读懂中国的重要窗口。山东广播电视台将充分发挥山东国际传播中心的资源优势,在X、Facebook、YouTube、Instagram等海外社交平台及时发布多语种帖文,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山东篇章。
今年1月,山东广播电视台、山东国际传播中心推出了包括英、日、韩、法、俄、德、西班牙等语种在内的主播团,受到业界和学界关注,全国两会期间,将依托唇形编辑、大语言模型、深度学习等技术,打破场景和地域限制,重磅推出24小时实时在线的“多语种数字主播团”。
这些数字主播通过结合语音、文本、表情等多模态信息,实现更精准、自然的表达,以更加智能的方式传递两会最新动态,覆盖更广泛的国际受众群体,有效提升国际传播效能。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深圳广电集团聚焦“广电智媒+深圳智造”,以深圳科技创新助力新闻生产,携六大“黑科技”赴京,赋能两会报道。
“广电智媒”依托深圳广电集团旗下的数科公司及其AIGC联合实验室,实现广电内容产品全链条智慧生产。运用“云制播”技术打破地域限制,将线下制播流程迁移到云端,实现内容制作、存储、管理和分发,使不同地区的团队能够在同一时空同屏协作,实现高效高质生产。运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文本到脚本、稿件到脚本的智能化生成,包括自动剪辑、智能配音、自动唱词等内容生产的自动化,提升节目制作效率。
与往年相比,今年深圳广电采访团中再添多个“新装备”“新成员”,演绎“广电智媒+深圳智造”的梦幻联动,展现广东制造业当家,尤其是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最新成果。
2025深圳市两会期间,“夸父”机器人作为深圳广电记者的采访“搭子”惊艳亮相。这是国内首款搭载开源鸿蒙系统的人形机器人,由深圳科技企业乐聚发布,具备实时感知、决策和交互能力。全国两会期间,它与深圳广电记者一同来到北京,走进多个采访场景,让记者采编更高效、更轻松。
同样在深圳市两会引起关注的外骨骼机器人,也随同深圳广电采访团亮相全国两会,为摄像“减重”。深圳科技企业肯綮研发的外骨骼机器人,融合了人体工学、动力、电子、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可智能感知人体动作趋势,通过计算提供精准助力,进一步提高拍摄的稳定性与灵活性。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去年全国两会报道中,深圳广电记者配备的DJI大疆Osmo Pocket 3、荣耀智能手机等轻量化设备,通通装进了一个“单兵背包”里。
今年,“单兵背包”再升级,包含了搭载最新功能的影石360运动相机、荣耀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等设备,让记者能实现单兵作战,快、稳、准地开拍。背包还支持通过手机配置直播推流,快速进行直播,且将直播画面同步收录到深圳广电XGC内容归集共享平台。
深圳广电今年在北京设置了智能采编中心,运用智能化全链条生产技术,通过AI赋能节目录制、自动采集、文稿生成、自动剪辑发布等全流程、全链条应用,提升生产效率。
其中,由腾讯和华为云支撑的云制播系统、深圳广电智媒一体化生产系统,实现“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实时联动,展现新质生产力赋能媒体系统性变革的新成效。
2025深圳市两会期间,深圳率先启用了全国首个政务级AI大模型同声传译软件。“零延时”跨语言沟通,收获一众驻穗领事官员点赞。全国两会期间,这款来自深圳科技企业来画的“智造”软件,将继续助力深圳广电国际传播中心将两会精神及时制作成多语种产品,传扬海外。
今年2月,深企比亚迪宣布全系车型搭载自研高阶智驾系统“天神之眼”,引发汽车行业广泛关注。此次赴京报道全国两会,深圳广电采访团的新闻报道用车,正是一款搭载了比亚迪自研高阶智驾系统的MPV。
3月2日,天津海河传媒中心融媒体报道团队启程赴京,全国两会报道准备就绪。
充分发挥媒体融合优势,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海河传媒中心旗下天津日报、津云新媒体、电视新闻部等平台,围绕习视察天津时提出的四个“善作善成”的重要要求,联合推出特别节目“两会访谈”。
强化京津冀三地媒体联动,北京日报、河北日报、天津日报联合推出“代表委员共话协同发展”栏目。津云将携手三地新媒体,推出创意H5产品《2025全国两会|AI眼中的京津冀》,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展现三地一年来在各个方面协同的新变化。
新闻广播特别节目“对话京津冀”,邀请三地代表委员、专家学者共同交流。海河传媒中心电视新闻部与北京广播电视台、河北电视台合作,推出《AI探路 行走京津冀》特别节目,选取产业、民生、文旅等不同主题,实地探访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展现两会期间,三地在协同中正在发生的新鲜事儿,并连线京津冀代表委员,共谋发展新思路米乐m6官网。
从2月26日起,第1眼TV时政新闻中心全国两会北京报道组陆续抵达位于全国人大重庆代表团驻地的大本营。从北京演播室的搭建,到特别策划的外景拍摄,从AR数字演播的建模,到代表委员专访的细节敲定,事无巨细,有序开展。
今年全国两会米乐m6官网,第1眼TV采取“轻骑兵”策略,将由北京报道组的21人小团队,承担所有前方报道任务,这一个数字,不及往年的1/5,但对品质的要求,不仅没有降低,还不断在提升。21人承担的任务,包括时政报道、新媒体报道、重庆新闻联播两会特稿、特色系列策划、代表委员专访、演播室数字虚拟建模、互联网直播等等。
得益于第1眼TV在媒体转型探索中,不断优化重塑全媒体采编流程,着力培养团队多岗位适配能力,此次赴京的21人报道团队,都是一人身兼数职,有主持人型记者、记者型主持人、编导型摄像、编辑型技术、摄像型主任……以保证全国两会报道这一关键且繁重的任务能够顺利完成。
届时,前方21人报道组高效运转完成采编任务,后方第1眼TV联播编辑部、融合编辑部、第1眼编辑部等团队则将打破业务边界,重建工作流程,既通过精细分工各司其职,又通力配合,做好时政抢发、剪辑、美编、包装、策划、宣推一系列工作,保证第一时间将全国两会的声音传递到巴山渝水的每一个角落。
第1眼TV自成功将演播室设置在重庆代表团驻地以来,充分利用这一场地优势,加强与代表委员的沟通,持续创新推出主题策划,让报道既有大格局,也有小切口,在全国两会大背景下,讲好新重庆发展故事。
今年,第1眼TV还将在“言之有物”“两会面对面”基础上,推出“眼观两会”“两会颗粒度”等自主策划内容,致力于通过两会这一窗口,深度观察、解读诸多具有“西部领先 全国进位 重庆辨识度“的创新举措、成果、经验。同时通过北京演播室超宽全屏、虚拟前置技术加持,让这些特别策划呈现不一样的精彩。
一面是北京前方从技术保障到内容策划,各项准备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另一面是第1眼TV 从2月全面启动2025全国两会的预热宣传。
第1眼客户端首屏首页率先开设专栏《2025全国两会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第1眼TV 全网发布相关报道超300条次,为即将到来的盛会有效营造出全民关注、全网热议的浓厚氛围。主流舆论平台《重庆新闻联播》推出专题报道“2025全国两会·新时代 新征程 新重庆”实时跟进两会全动态;《履职这一年》系列报道看代表委员们晒成绩、交答卷,携民意心声赴京参会;短视频《听!春天的声音》用AI打造繁花盛景与巴山渝水实景,提振发展信心、凝聚奋进力量;第1眼TV-华龙网推出创意策划《捎上“民声”赴两会》。把民情民意转化为六封独特的“城市家书”,通过记者奔走串联,搭建起代表委员与市民的沟通桥梁。第1眼TV-华龙网联动浙江、深圳、西安、长春等制造重镇主流媒体,推出策划《“智造中国”新脉动》。作品融合AI海报、直播探访等形式,见证大国制造新跃迁。
为做好此次全国两会的报道,甘肃省广电总台精细统筹策划、精准聚焦发力,派出全媒体报道团队,在北京搭建全媒体新闻中心,发挥技术优势,创新思路,全方位、多角度呈现两会盛景,传递甘肃声音,凝聚发展共识。
为第一时间将两会声音准确、迅速地传遍陇原大地,甘肃省广电总台增设全国两会北京演播室,会内会外多方联动,大屏小屏全景呈现,虚拟现实融合创新,利用“5G+4K+AI”等技术,运用云采访、云访谈、云录制、短视频、可视化图解、AI、H5等全媒体报道手段,充分发挥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和端、网、号以及商业平台等新媒体优势,在《甘肃新闻》等主干新闻栏目和新媒体平台中开设《和陇原人民在一起》 《履职一年间》《两会日历》《人民寄语》、《两会快评》《两会访谈》等专栏,进行全方位、矩阵式、立体化报道。
同时,甘肃省广电总台还将充分发挥总台智慧中台的技术优势,采用XR的形式,将真实与虚拟相结合推出《“甘”赴新征程》系列报道,全景式解析甘肃高质量发展图谱,为两会报道注入科技“创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