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CONTACT US
  • 电话:400-123-4567
  • 传真:+86-123-4567
  • Email:admin@youweb.com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 DIVE IN AI是巨头成果展也是中国企业回归秀米乐m6官网
    浏览次数:    所属栏目:【媒体报道】    时间:2025-01-18

      米乐m6官网米乐m6官网近日,CES2025 顺利落下帷幕。今年的主题是“DIVE IN”,沉浸的自然是 AI,在“All in AI”的口号下,大批 AI 相关产品悉数亮相。

      今年的 CES 可谓是一波三折,开展在即却因大批中国企业被拒签无法参展,但这无法阻挡 CES 火热的气氛。据悉,本届 CES 的参展商数量超过 4500 家,观众近 15 万人,虽然无法与疫情前的超过 5000 家相比,但也呈现出不断攀升的态势。而在展览开始后,也有不少诸如“热闹但无聊”的媒体批评声音传出。

      尽管如此,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展,CES 仍然是一年的风向标。今年各大消费品牌厂商带来了哪些亮点技术,未来一年的主推方向和产品都将在这里一览无余。

      “走了一圈发现 AI 产品的比重高了很多”,这是参观 CES2025 的过程影石Insta360 工作人员的最大感受。

      如果说,去年大家还处于 AI 探索的元年,那么今年,CES2025 成了大厂们交成绩单的时刻,无论是原生 AI 产品还是 AI 端侧部署和场景化应用,从硅谷巨头、中国大厂到消费品牌,都在迫不及待向外“炫技”。

      作为 AI 时代的最大赢家,英伟达在 CES2025 上发布了采用 Blackwell 技术的 GeForce RTX 50 系列等新品硬件。此外,英伟达还将重心放在合作伙伴身上,不断加强自身汽车、机器人、生成式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影响力,还宣布了将携手丰田共同开发下一代自动驾驶汽车。

      去年首度发布 AI PC 的微软,今年并没有着急发布新品米乐m6官网,仍然专注在 Windows 11 和 Copilot+ PC 的推广上;不过微软展示了与高通合作的 Snapdragon X 系列芯片,助力在设备上直接运行 AI 应用。

      联想也是 AI PC 的忠实追随者。除开带有“炫技”属性的卷轴屏 PC 之外,联想都将重点放在了 AI 的融入上,为每台 PC 都赋予了 AI 智能体。基于语音大模型,可以通过学习用户习惯,实现自然语言对话、文档翻译、总结等功能,基于动作大模型,可以执行拍照、修图、打印等预设动作。

      在外设上,联想还推出了 AI Display 智能显示屏,能够自动旋转、升降、倾斜,配备了坐姿提醒、语音控制等功能;AI Travel Set 智能可穿戴设备则是集个性化活动追踪、生产力分析、实时语言翻译于一体。

      高通和 Google 则不约而同将视线放到了智能家居板块,推动硬件端 AI 部署。高通展示了全新的 AI 聊天机器人、智能电视和人形机器人等,在强大的功能之外,均能独立处理复杂 AI 任务,提升交互体验。Google 将 Gemini 搭载在拥有 Google TV 操作系统的电视上,通过语音操控系统。

      三星在去年“All for AI”的愿景之上又提出了 Home AI,将 AI 从家电拓展到 PC、汽车、智能穿戴等更多的设备中。通过三星打造的 AI 平台 SmartThings 可以在互联设备中感知环境,分析用户动作和情绪;值得注意的是,该平台还有面向 B 端客户的 Pro 版本,适用于公寓、商店、办公室和酒店。

      TCL 依然是今年参展面积最大的中国品牌,在 CES2025 现场,TCL 展示了 Mini LED 显示技术及产品,推出了万象分区技术,助力画质的跃迁;现场还能看到 TCL 推出的分体式 AI 陪伴机器人 Ai Me,提供情感陪伴、智能控制家电等功能。

      海信对外发布了首台 116 吋 RGB-Mini LED 超大屏电视,在色彩和亮度上领跑行业。除此之外,今年的 CES 海信以“AI Your Life”为主题,还展示了 AI 在显示技术、智慧家庭等不同场景的应用,通过电视、冰箱、洗衣机、空调等部件的 AI 化来提升效能。

      近年来向 C 端拓展业务的 BOE 和歌尔也分别带来了创新的解决方案和产品。BOE 就首次面向海外发布了针对智能汽车场景的“HERO”计划,展示了 13 款全球首发新品,其中车载拼接滑卷柔性显示还获得了今年的 CES 创新奖;另外 BOE 也推出了集成 AI 能力的“AI 视听中心”的显示方案。歌尔不仅带来了轻量化 AI+ 显示智能眼镜 Mulan2 和 Wood2,还推出了新一代的智能指环 Comma 2 Touch 和 Comma 2 Listener,能够提供健康监测和智能交互体验。

      继去年的 AirLight Pro 之后,欧莱雅又亮相了 L’Oréal Cell BioPrint,采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可在短短五分钟内提供个性化的皮肤分析,助力延缓皮肤衰老。据悉,这款设备将于下半年在亚洲市场落地。

      资生堂展示了“步态美测量系统”和“SHISEIDO 肌肤展示台”两项技术。其中,后者是通过两种相机对皮肤表面和内部毛细血管状态进行测量和可视化,帮助消费者改善肤质。

      爱茉莉的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化妆应用程序“WANNA-BEAUTY AI”荣获了今年的 CES 创新奖。作为一款聊天 App,它能够通过预训练数据提供个性化的妆容建议,并完成虚拟试妆。

      据了解,本届 CES 共有 4000 多家参展商,其中来自中国企业数量在 1475 家左右,占比接近三分之一。今年中国企业的参展数量是仅次于 2018 年的历史第二高。

      尤其是 AI 眼镜板块,受到 Meta 旗下 Ray-Man Meta 的影响,不少国内厂商都选择在 CES2025 上发布新品,“百镜大战”也成为了 CES 上的一道风景线。

      雷鸟创新发布了其首款 AI 拍摄眼镜 V3,搭载了 TCL 开发的猎鹰影像系统;V3 还与阿里通义达成合作,共同打造面向 AI 眼镜的大模型。Rokid 共带来了三款产品,其中 Rokid Glasses 是主打产品,与 BOLON 合作打造,提供了翻译、拍照、导航等多种 AI 功能。影目展示了最新款的智能眼镜 INMO GO2,并预告了即将发布的 INMO X。XREAL 带来了最新款 XREAL One 的全球首秀。作为为数不多仍然加注在空间计算的 AR 眼镜厂商,XREAL 还展示了与宝马、Google、Bose 等企业在智能驾驶、视听、游戏等领域的跨界合作。

      星纪魅族与合作伙伴 Captify 一起展示了 StarV Air 2,据悉其特色在于为听力障碍人士提供了全新的沟通工具,能够将拾取到的对话语音转写为字幕显示在眼镜上。闪极科技在 CES 之前推出了国内首款量产AI 眼镜——闪极AI「拍拍镜」,在展会现场也正式推出了面向海外高端市场的全新子品牌 loomos,并同步推出 loomos AI 眼镜。

      Halliday 是一家全新的 AI 眼镜品牌,在今年的 CES 上发布了号称全球首款主动式 AI 眼镜,引发关注。据悉,它是通过 DigiWindow 技术,将信息投射在佩戴者自然视线范围内。值得关注的是 Halliday 是由仙瞬科技与国产美瞳企业 Moody 联合打造的一款品牌。

      李未可科技、莫界等企业也纷纷展示了旗下的智能眼镜产品。据媒体不完全统计,今年 CES 上展示的 AI 或 AR 眼镜产品接近 50 款。

      除开 AI 眼镜之外,另一个极其“卷”的领域仍然是“老玩家”智能清洁。继去年带来割草机器人之后,追觅今年仍然是回归到扫地机器人的主业上,带来了一款略微“抽象”的扫地机器人仿生多关节机械手技术。这次的机械手不是长在底盘边缘,而是在上方。据悉,该机械手拥有距离机身边缘 30cm 的伸展空间,还能举起近 400g 的物体。

      该说是巧合吗?石头科技也不约而同发布了带有机械手的扫地机器人产品 G30 Space 探索版,据了解这一功能是为了在清扫过程中做到可挪开鞋子、袜子等障碍物对底部进行清洁。

      云鲸智能一口气带来了 7 款产品,专注在清洁的多维场景中。科沃斯也将在海外陆续发布割草机器人和擦窗机器人等产品,加强清洁的多场景覆盖。九号展出了 Segway Navimow X3 系列割草机器人以及滑板车三代产品等新品。

      更多出海的排头兵也有不少神奇、亮眼的新品,诸如安克就带来了全球首款可穿戴的太阳能斗篷和太阳能遮阳伞。倍思的两款新品——11 合 1 拓展坞和 EnerGeek MiFi 移动电源均将被授予 CES 创新奖。影石 Insta360 展出了多款消费级和行业级产品,包括 AI 手机稳定器 FLow Pro、一体化广角运动相机 Ace Pro2 等,其中智能双摄视频会议一体机 Connect 是专门针对于中小型会议和教育场景。

      “今年的 CES 更像是英伟达叙事下的一次成果展”,一位数字化服务商如此评价。相较于去年 AI 初现时的惊喜,今年的展会似乎充斥着一批惊艳却无用的发明——智能手机换电站、电动盐勺子、无弦吉他、婴儿护理床等。

      在技术发展没有大飞跃的背景下,厂商“有用无用”的集中创新仍然指出了后续的发展方向,机器人和 AI。

      早前在英伟达的 CES 演讲中,一大批“机器人军团”亮相,包括小鹏、宇树科技、银河通用机器人、傅利叶智能、星动纪元等中国企业也现身其中。

      宇树科技的四足机器人是不少展览的常客,也经常在大型演出中进行表演,能够协调配合完成翻转、跳跃等高难度的动作。在社交媒体上也能够看到有人选择“溜”四足机器人代替宠物狗。小鹏人形机器人 Iron 外形与特斯拉机器人类似,于在去年小鹏 AI 科技日首次亮相,目前已在小鹏的广州工厂中实践应用。

      目前,类似的人形机器人大部分仍然在探索应用场景的过程中,其创新意义远大于使用意义。

      不过,胖鲸注意到一家初创企业极壳科技 Hypershell 带来的机器人,据悉是一款专为户外活动设计的外骨骼设备,能够通过机械和算法驱动控制,为用户运动提供不同程度的助力,减少肌肉负担,还能够在使用中检测并调整运动姿态和方向。该项产品也获得了今年的 CES 创新奖。

      由萌友智能推出的 AI 陪伴机器人 Ropet 也在展会中获得了大量关注,毛茸茸、圆滚滚的身体和舒适的体温,能够提供拟人化的情感陪伴体验。

      可以看到的是,尽管完全的具身智能时代尚需要时日,但是在不同的细分赛道中,机器人和 AI 融入的相关应用已经在快速进化了,平衡技术、体验和需求是创新的下一步方向,帮助产品和品牌从挤满成千上万创业者的“选秀场”中突出重围。

      尽管 CES 一直面临着“降温”的疑问,但无论从参展商还是人数上 CES 仍然全球最大的科技展。每年,在这片距离硅谷 300 公里的土地上,国产厂商展示着产品、技术和品牌,不断探寻着接近海外市场的渠道。

      “对于出海品牌来说,我认为 CES 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从产品展示、渠道链接、品牌塑造以及海外媒体的营销推广等方面来看,都是一个很好的机会。”闪极科技创始人CEO 张波对胖鲸表示,“近年来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是在快速进步的,无论是软件算法研发还是硬件协同,又或是市场行业需求等,我认为中国品牌和海外品牌的整体差距在变小,在某些领域我们实际上处于领先状态”,张波认为。

      不过也有品牌负责人与胖鲸谈到,今年 CES 我们每天都在刷新销售的记录,但也能感受到品牌影响力与海外品牌仍然有差距。

      因此,当我们在抱怨重复无聊时米乐m6官网,在逆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对出海企业来说 CES 也是极少数能够获得大量媒体曝光渠道的路径;在这样一个目前还看起来较为公平的国际流平台上,秀肌肉、秀创新是糖果的包装,品牌真正希望“内在”做到的是最快、最近距离触达海外用户对产品和品牌,并接受到市场反馈。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
    400-123-4567
    网站地图